【財經觀點】由採購經理人指數看臺灣下半年景氣及產業的展望

由採購經理人指數看臺灣下半年景氣及產業的展望

文:王健全(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最近中華經濟研究院公佈5月份的採購經理人指數,製造業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中止14個月以來的緊縮,指數由4月份的49.4%上升至55.4%,為20225月以來最快的擴張速度。背後的原因在於不確定性降低與美國、中國需求的回暖,促成新增訂單、生產數量數首度雙雙站上60%以上。同時,出口訂單也接近60%,未來6個月的展望也上升到60%以上。由前述採購經理人指數的擴張可以看出下半年景氣已經開始回溫,最近臺灣出口開始大幅好轉,主計總處也調高今年經濟成長率,均在在證明著,景氣復甦已在望。

不過,仍然不可掉以輕心,因為存貨指數仍然緊縮,在49.2%,客戶存貨也低於客戶所需的42.1%。訂單以短單、急單居多,長單比較少,供應鏈並未因為原物料價格的上升而出現全面性的拉貨,代表景氣快速的復甦,仍需要更多時間的觀察。

 

在六大產業中,除了交通工具、電子機械設備低於50%的緊縮之外,電子光學、石化及醫療、紡織成衣及原物料均為50%以上的擴張。交通工具和紅海恐攻,致供應鏈斷鏈,以及美國準備對中國電動車課高關稅的影響,相對表現較差。電子機械設備則因工具機受中國低價衝擊、日幣大幅貶值競爭加劇有關。

除了產業之間的不平衡復甦之外,產業內也有不平衡復甦的情況。以電子光學業為例,通訊、光學產品和AI、先進製程相關的半導體、伺服器、散熱水冷設備的需求強勁,但電子零組件需求仍疲軟。石化生醫產品則以半導體原材料、上游塑化原料、特用化學品表現較佳。

 

在服務業的採購經理人指數(NMI)上,五月份服務業指數已連續19個月擴張,來到54.2%。股市回升、母親節檔期、出境旅遊熱絡,未來展望指數上升至63.6%,為20221月以來最快的擴張速度。不過,金融保險業則係少數產業處於緊縮的情況。理由在於,前一陣子股市漲幅太大,外資獲利了結,指數一度重挫影響展望,加上銀行業利差小、競爭大,但隨著房地產行業的復甦,房貸的增加對金融保險業的幫助比較大,因此,未來六個月的展望仍相當樂觀。

不過,不平衡復甦仍出現在各個行業。例如住宿餐飲(旅行社)、出境熱絡,但地震影響入境及花東旅遊,營收不如預期,但未來展望則表示樂觀,可能是對於兩岸交流活動重新開啟有期待所致。

 

在倉儲運輸上,美中經濟有復甦現象,中國為避開美國課稅提前出貨,全球航運供給吃緊,出口導向、海空航運展望佳,但內需物流、客運回報持平或緊縮。在批發方面,AI週邊零組件展望佳,但內需批發則持平。營建業雖然展望佳,但以低總價、小型套房、大型商辦表現較好,小型商辦仍然相當低迷。

整體而言,服務業廠商普通認為,總體經濟及下半年國際經濟開始好轉,展望轉趨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