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新政】郭智輝部長上任願景與施政方向

郭智輝部長上任願景與施政方向

 

文:經濟部

 

上任願景

經濟部負責支持中小企業成長、產業升級與技術創新、提升產業競爭力、制訂與執行貿易政策及規劃能源管理與發展等多項重要任務,工作範疇相當廣泛且有高度複雜性。自今年520日接下經濟部部長的工作,始終保持謹慎,迎接未來的挑戰,希望透過智慧化工具如AI及數據共享促進產業的數位轉型,提升產業競爭力,並支持企業永續發展。在能源方面,致力於減少碳排放,增加再生能源使用,確保能源供應穩定與多樣化。另外,在經濟合作方面,我們將強化與全球聯繫,提升臺灣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吸引更多的國際投資。

施政方向

一、提升臺灣經貿格局與多元性

在當前全球化競爭日益激烈的經濟環境中,臺灣需要不斷調整和優化經濟政策,以確保產業在國際上能夠保持競爭力,我們推動「境內關外」與「境外關內」政策,以應對這些挑戰並抓住商機。

() 境內關外

 「境內關外」希望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資,從而提升臺灣的國際競爭力。臺灣擁有完整的半導體、精密機械等產業聚落,是國際半導體及AI指標大廠尋求供應鏈合作的重要據點。未來,將加強對外招商引資,針對外資重大投資案件,規劃建立預審及快速審查機制,提供更便捷的投資環境。同時,規劃將臺灣打造成美食、精品消費的「臺灣名品之島」,吸引更多鄰近亞洲國家飲食習慣相近的民眾來臺觀光,透過臺灣服務業貼心的高檔服務及星級特色美食,吸引更多國外人士來臺消費,活絡臺灣的內需市場,協助更多的服務業站上世界舞台。

() 境外關內

為協助臺灣優勢產業海外布局,積極推動「境外關內」,透過「以大帶小、公私協力、國際合作、雙邊協商」等作法,在重點國家劃設特定區域,複製臺灣優勢供應鏈及便捷一站式服務,積極排除臺商海外投資障礙,同時為臺商爭取租稅優惠,以延伸臺灣經濟國力,成就「經濟日不落國」願景。配合未來海外臺商產業聚落,因應當地服務需求,帶領我國餐飲、零售等服務業輸出,進一步強化臺灣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

二、促進商業服務業發展、加強扶植新創及中小企業

商業服務業是臺灣經濟的支柱,對臺灣GDP貢獻總值逾六成,另商業服務業碳排放量亦占全國近10%,這些碳排放問題也是不容忽視。因此,除推動淨零轉型外,更需要在創新、能源效率等方面採取作法,促進商業服務業永續發展,提升商業服務業的創新能力,實現經濟與環境的雙贏。

() 推動服務業品牌布局國際

在全球市場競爭的今天,積極推動「Taiwan Select」形象,展現我國優良品牌,透過品牌以大帶小進軍海外市場,提升國際知名度與競爭力。同時,協助企業調整營運流程和商業模式,應用智慧工具強化管理及提升營運效能,成功於海外落地經營。此外,透過國際參展、商機媒合及交流合作等活動,協助連鎖加盟業者拓展國際市場,讓臺灣服務業品牌立足於全球市場。

() 淨零碳排及綠色轉型

國發會公布我國2030年國家自定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NDCs)減碳目標相較於基期年(2005)減少「24%±1%」,透過推廣低碳技術、強化碳排放管理和建立碳交易市場,促使企業採用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統和綠色能源。同時,將實施市場化的碳交易機制,透過市場機制促進碳排放的減少。

提升能源效率也是減少碳排放的核心策略之一,將進行深度節能改造,提高建築物能源管理水準,推廣高效的節能設備,積極使用綠色能源,並建立能源效率標準,強化能源使用監管,確保企業實現實質性節能。

為了支持商業服務業的綠色轉型,鼓勵商業服務業汰換老舊耗能設備,補助企業使用具有一級能效及節能標章等設備,並提供專業諮詢輔導,降低企業能源使用量及碳排放量。同時推出「低碳智慧納管專案貸款」,為低碳化或智慧化轉型需求的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帶動企業朝向綠色經濟轉型,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並往2050淨零碳排的長期目標大步邁進。

() 數位轉型與創新發展

數位轉型是經濟部的重要政策之一,積極協助商業服務業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等數位化技術,優化企業營運效率。此外,亦協助中大型數位能力較強的商業服務業者以大帶小及跨業整合的方式,帶領中小型合作店家導入客製化智慧科技及AI等工具,以數據驅動商業決策,推動產業數位轉型。

經濟部為協助企業創新發展,推出一系列創新創業支持政策,如設立創業資金、提供創新技術資助和建立創業加速器,鼓勵風險投資機構投資於新興行業,支持創新企業的發展,並提供創業輔導,協助新創企業迅速成長。

為促進傳統產業向高附加值領域轉型以應對全球經濟環境的變化,支持企業進行技術升級和服務模式創新,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推動產業多元化發展,鼓勵企業進行市場擴展和國際化布局,提升臺灣企業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

() 扶植新創及中小企業

新創及中小企業是臺灣經濟成長的重要動力,為了促進臺灣經濟的持續成長,透過疫後振興專案貸款,提供企業所需的資金支持,並設立免費的財務協處服務及24小時智能客服,另外透過多次的指導會議,持續補助中小企業創新研發計畫,以提升市場競爭力,使中小企業在後疫情時代,持續保有經營韌性,共創臺灣經濟新動能。

三、推動能源轉型

() 持續推動再生能源

為了實現淨零碳排的目標,經濟部從供給端持續推動再生能源設置,擴大使用燃氣發電,並逐步降低燃煤發電比例,再從需求端推動產業深度節能。我們將推動太陽光電和離岸風電的發展,並修訂「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以創造更友善的發展環境和強化法制的基礎,期待能有效的降低碳排放,推動臺灣成為綠色能源的先驅,為未來的經濟發展提供持續的動力。

() 完善再生能源檢測與驗證

為推動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建立完善的檢測與認驗證機制是至關重要的。我們成立再生能源憑證中心,推動再生能源憑證(T-REC)制度,並建置再生能源憑證資訊平台,為企業提供綠電需求的媒合服務。同時,針對太陽光電和離岸風電等再生能源,推動自願性產品驗證(VPC)制度和第三方檢測驗證機制,確保系統安全及效能。我國還建置儲能系統安全測試實驗室,以應對電力和電動車儲能系統的大規模檢測需求。

四、強化國際經濟布局

() 臺灣國際經濟策略

臺灣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以提升國際經濟影響力,持續推動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以拓展出口市場,促進國內經濟增長。此外,透過參加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和世界貿易組織(WTO),強化與其他經濟體的交流與合作,增強臺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進一步推動臺灣的經濟發展。

() 吸引跨國企業投資

為了提升臺灣在全球市場中的地位並吸引更多外資流入我國,致力於改善投資環境,提供政策優惠,吸引跨國企業來臺投資。在智慧製造、數位轉型及綠色科技領域提供多項鼓勵政策,設立專門的投資服務窗口,為外商提供一站式服務。同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物流和通訊能力,營造良好的經商環境。這不僅提升臺灣的國際競爭力,更促進技術交流與合作,並帶動臺灣供應鏈升級,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 推動國外生產聚落

臺灣是全球半導體的生產重鎮,具備上中下游的完整供應鏈,為協助臺商排除海外投資障礙,採以大帶小方式帶領臺灣優勢產業之中小企業參與大企業產業供應鏈投資及赴海外布局,於鄰近國家評估規劃成立開發服務公司,並就科技產業園區一站式服務經驗,委由開發服務公司提供廠商申設建廠到投資營運全程服務,協助臺商順利在海外落地生產,拓展更多國際市場。

五、加速數位AI發展

() 經濟成長的新動力

隨著全球科技迅速的發展,智慧AI已然成為企業轉型的主軸,為推動臺灣AI科技,積極協助國內業者與國外科技大廠交流合作,像是電腦製造業在高效能運算、資料中心和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領域的出口值於2022年增長了18.2%,這表示隨著新興技術的發展,全球的需求也持續上升,而臺灣具備強大的競爭優勢,並且逐步獲得國際市場的認可。為了進一步提升臺灣中小企業的競爭力和創新能力,透過AI技術的應用,改善企業的生產流程、優化產品設計、增強市場預測能力,從而推動整體產業的升級與轉型。

() AI技術擴展應用提升國際領導地位

鑒於全球AI伺服器有80%至90%在臺灣生產,臺灣如能掌握AI關鍵技術並應用擴展到如生技醫療、無人機、高階ICT、資安產業等領域,將能確保臺灣持續在國際上引領風騷。

將持續投入資源,扶持在地業者共同發展,積極推動AI技術在製造業、商業服務業等各個領域百工百業的應用,促進AI技術的普及,幫助企業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

結語

自擔任經濟部部長以來,深感責任重大,致力於推動臺灣經濟發展與能源轉型,面對負責且具挑戰性的任務,將持續採取智慧化工具與數據共享,推動商業服務業數位轉型,提升產業競爭力,並確保中小企業永續發展。在能源方面,堅持減少碳排放,增加再生能源的使用,確保能源供應穩定與多樣化。此外,將強化與全球的經濟聯繫,提升臺灣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吸引更多的國際投資。這些努力將型塑臺灣良好的投資環境,進而吸引國外人才、資金來臺,讓臺灣走出去、世界走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