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觀點】不確定環境下臺灣企業的因應之道

不確定環境下臺灣企業的因應之道

陳厚銘 臺灣大學國際企業系特聘教授/臺北商業大學全聯講座教授

 

永續經營是現代企業所追求的目標與核心價值。在這個過程中,企業領導者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規劃與管理不確定性未來。管理不確定性指的是企業經營者無法準確預測的風險和不確定因素,而這些因素可能會對企業的營運和長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不確定性可以分為二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已知的不明確未來 (Known Unknowns),第二個層次是未知的不明確未來 (Unknown UnknownsKnown Unknowns指的是少數可替代或一長串變數所決定的不明確未來Unknown Unknowns則是指在各種不確定因素交互作用下,外在環境變得混沌不明,無法預測未來的情況。然而在經營實務上,企業領導者常常面臨在不確定情況下做出決策的壓力。在不確定的時代追求成長,往往需要企業領導者有適切的智慧與判斷力,此「管理不確定性」,是領導者必須持有的態度與能力。

 

當前,臺灣企業面臨的主要不確定因素包括:

 

1.    經貿環境的不確定性:該因素主要由通膨、金融海嘯、貿易戰和新保護主義等因素所造成。這些因素導致供應鏈趨向區域化和短鏈化,因而嚴重挑戰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

2.    國際政治和新地緣政治風險:此因素包括俄烏戰爭、美中爭霸戰的地緣政治動盪,使得企業更關注供應鏈的韌性和產業安全。

3.    氣候變遷和疫情衝擊:氣候變化、能源和環境法規以及新冠疫情等因素,都推動了企業進行低碳和數位雙轉型的歷程和面臨的壓力。

4.    AI科技發展與晶片法案:AI ChatGPT的快速發展,將改變產業的運營與服務模式Chip4大聯盟與美國晶片法案則對臺灣半導體產業的出口市場與全球布局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5.    臺灣特殊的難題:包括兩岸關係、高齡化、少子化以及能源和水等五缺問題。這些難題迫使臺灣必須面對供應鏈重組、智慧化以及產業轉型升級等挑戰。

 

面對這些不確定因素與困境,臺灣企業有以下可行的因應戰略:

 

1.  分散投資:建立健康平衡的生產製造供應體系四足鼎,包括在臺灣、中國、新南向和新東向國家等地進行投資和生產,採取主動式的「擴張型對外投資」布局戰略,鏈結全球資源,並對G2供應鏈體系的到來做好準備。

2.  加速企業轉型升級:透過併購提升技術能力,建立國際品牌和行銷通路,並強化消費者洞察力和創新經營模式,與金融機構合作,形成聯合艦隊開拓新興市場,擴大與當地企業合作共同開發適地化的新產品和新技術。

3.  調整出口導向的營運思維和模式:從「在臺灣製造」(Made in Taiwan)調整為「臺商製造」(Made by Taiwan)或「臺灣品牌製造」(Brand by Taiwan),鏈結全球資源,提升臺灣企業國際化層次,透過跨國管理和逆製造模式,賺取跨國管理財和智慧財。

4.  品牌IP化:加速品牌IP化,建立以使用者為中心的生態體系,提高企業的品牌力和市場競爭力。

5.  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通過減少碳排放量和提高能源效率等方式,實現企業的綠色轉型,提高環保形象和符合ESG要求,以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和投資者的期望。

6.  強化國際合作:善用半導體製造和研發能力,擴大臺灣與歐、美、日等先進國家合作,打造臺灣成為全球高階製造以及高科技研發中心,進而強化臺灣在全球價值鏈的地位。

 

臺灣企業在面對不確定性因素和困境時,透過這些策略思維,能夠更有信心和能力應對挑戰,並在全球市場中獲得更多機會和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