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新政】專訪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 石崇良:轉換思維 讓全民健保成為健康與產業的基石及投資

專訪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

石崇良:轉換思維 讓全民健保成為健康與產業的基石及投資

文:編輯部

 

 

急診專科背景石崇良醫師,於今年2月自衛生福利部調任中央健康保險署(以下簡稱健保署)署長,上月27日接受本刊專訪,分享上任後的施政重心、全民健康保險(以下簡稱健保)面臨的挑戰和解決方案、國際醫療合作進展,以及對未來醫療產業發展之期許。

 

石崇良接受專訪時表示,自2008年加入衛生署(後升格為衛生福利部)的醫政部門(後改制為醫事司)以來,他一直參與建置完善的醫療網絡、醫療人員培訓以及處理相關的醫療法規,例如:醫療事故預防和爭議處理法。因此,相當熟稔健保各項業務的石崇良在接任署長一職後,不僅深入思考應對健保所面臨的各種挑戰,還關注於如何整合整個醫療體系,讓醫療資源和健保更有效地結合,實現以人為中心的整合照護理念。

 

健保面臨的挑戰

首先,石崇良提到,健保最迫切需要應對的挑戰就是高齡化和少子化。目前臺灣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17%(約406萬人),預估2025年將成長至20%2039年突破30%,而2050年預計達到37%(約766萬人)。未來20年內,臺灣65歲以上人口將急遽增加,隨著高齡人口的增加,健康醫療需求也相應上升,對健保將帶來巨大的財務壓力。

 

從另一角度觀察,1564歲的工作族群人口數持續減少,人口高峰出現在2015年約1,700萬人,之後逐年遞減,僅經過短短7年,2022年已降至約1,600萬人。長期來看,在臺灣生育率未出現明顯改善的情況下,工作人口逐年減少也導致人力緊縮,諸如近期出現的醫護人員荒,未來人力短缺的情況將更加嚴重。

 

石崇良指出,當健保支出持續增加,能夠負擔保費的工作人口卻不斷減少,最終導致支出與收入嚴重失衡。因此,健保面臨的最大挑戰不僅來自財務方面,更多的是服務量能的挑戰,即如何確保醫療體系更有效率地永續運作,讓每位國民都能獲得足夠的醫療服務。

 

三大對策:改變照護模式、推動數位轉型、發展精準醫療

因應未來的挑戰,特別是人口結構的改變,石崇良提出三大對策:首先,調整醫療照護模式,迎接未來快速增長的醫護需求;其次,加速推動數位轉型,提高整個醫療體系的運作效率;第三,促進精準醫療發展,使健保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柱。

 

1.改變照護模式

石崇良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通常伴隨活動能力和行動力的減退,如何將「在地安老」與醫療照護需求結合,是我們思考傳統的照護模式為何需要調整的主要考量。

 

根據統計,健保居家整合照護計畫收案於家中照護和長期照護機構的老年病患中,每年約1/31/4有住院治療之紀錄,而住院治療的主因大多為肺炎、泌尿道感染和蜂窩性組織炎等疾病,這些疾病通常可以透過抗生素治療,無需進行過多的介入性醫療處理。況且,當病患離開他們熟悉的生活環境時,生活的不方便、對陌生環境的不熟悉,都容易讓他們感到不適,反而容易發生意外,如跌倒。

 

因此,健保署明年將啟動「在宅住院」計畫,透過醫療團隊的遠距醫療之後並搭配護理人員到宅執行治療,讓病患無需到醫院住院即可在家接受醫療照護,不僅可維持原有的生活方式,同時長照服務也不會中斷,實現真正「在地安老」。石崇良強調,居家醫療的理念是將家庭視為類似於醫院的延伸,特別是在老齡化社會,透過結合居家醫療和遠距照護,有能力提供接近醫院水準的醫療照護,這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另一方面,健保署也與國民健康署以及疾病管制署合作,擴充「家庭醫師整合照護計畫」的規模,這個計畫將不僅包括傳統的醫療照護,還強化了預防保健和健康賦能,有效整合醫療資源、提升民眾自我照顧能力;此外,健保署將利用「健康存摺」整合個人健康資料,不但讓醫師在診療時能更快速獲取所有數據,還能夠透過健康存摺發送提醒通知,例如:成人篩檢和公費疫苗接種,以及追蹤後續健康檢查的進展。石崇良表示,未來系統還可以擴大應用,透過穿戴式裝置連結到後端的資料庫平臺,將個人的健康數據上傳,像是每日的血壓測量紀錄,讓每個人都可以更了解並追蹤自己的健康狀況,增強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即健康賦能。

 

2.推動數位轉型

石崇良表示,醫療產業其實是臺灣最早進行數位化的,像是大家熟知的健保IC卡;同時期,健保署也鼓勵醫療院所改採用電子申報方式,取代耗費人工審核時間的紙本申報,簡化申報流程、縮短核撥時間。這是臺灣醫療院所的第一波數位化,也是由健保署推動實現的。

 

下一階段的數位轉型有三大核心價值,首先,過去的健保系統是為了簡化申報流程而設計,未來將轉向以病人驅動(Patient-Driven)為主,根據患者需求提供更好的照護模式;其次,互通性(Interoperability)是指不同系統之間的互操作性,資料格式要一致化,以歸人歸戶為原則;最後,網路安全(Cyber Security),諸如當前使用在地端電腦在連線網路時存在一定風險,未來透過混合雲架構,將所有資料雲端化,同時強化防火牆,確保國民的健康資料獲得充分的保護。

 

石崇良也提到,長期以來,大型醫療院所和基層診所之間存在明顯的數位落差,例如:大型醫院使用的網路掛號系統,基層診所卻不常見。因此,健保署的首要目標就是協助所有基層院所醫療雲端化,包含掛號、看診、申報和系統上傳等四大部分,由政府負責制定標準化平臺、確定技術規格和標準,並鼓勵各家資訊業者參與系統開發。一旦系統建置完成,所有數據都能統一格式上傳至雲端,最終建立一個完善的數據庫。

 

傳統的醫療照護將逐漸走向居家模式,這其中就需要「數位轉型」的力量,融合遠距醫療來實現數位化、資訊化和雲端化。石崇良研判,健保每年超過八千億的預算,大部分皆流向醫療院所,因此可以透過健保來引導國內的醫療院所雲端化,這正是醫療產業與其他產業不同之處,而這種獨特的運作方式也讓健保成為數位轉型的一個關鍵推手。

 

3.發展精準醫療

關於精準醫療的部分,石崇良解釋說,精準醫療已提升到基因檢測的層次,先有精準檢測,再透過AI運算分析檢測得到的基因位點,進行精準診斷,最終實現精準用藥。與傳統醫療方式不同,精準醫療強調「基因差異性」,而疾病根源可能在於特定的基因位點變異或突變,一般藥物無法有效治療,因此需要使用針對這種基因變異的特定標靶藥物。目前臺灣已有生技業者投入相關領域,明年健保也會將基因檢測納入給付範圍。

 

石崇良認為,健保每年的預算高達八千多億元,健保給付改革所帶動的資金流動,不僅是對產業的一種投資,更能夠替臺灣的醫療產業注入更多成長動力。舉例而言,當基因檢測納入健保給付範圍,若臺灣的生技業者能夠提供這項服務,健保支出的費用就會留在臺灣,也有助於臺灣的生技產業發展。

 

國際醫療合作

在國際醫療合作方面,分為公領域和私領域兩大部分:公領域包含與政府或國際組織之間的合作,例如:與其他國家簽訂衛生合作協議,以及參與國際組織平臺。舉例來說,臺灣曾在世界衛生大會(WHA)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上,就財務永續(Financial Sustainability)、數位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和醫療科技評估(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等議題分享經驗。

 

在私領域方面,健保署希望透過公私協營(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PPP)模式與國際藥廠合作研發;以高血脂用藥研發為例,國際藥廠通常擁有強大的研究團隊可以進行藥物研發與臨床研究,如果再配合政府透過公衛手段介入找到高血脂的潛在病患,甚至在病患發病前就發現,而不是等到心肌梗塞或中風之後,這也可以視為一種預防醫療的手段。健保署希望能夠複製這種合作模式,與藥廠一同尋找潛在病患。這是一種雙贏,對患者和產業都有益。

 

結語:讓健保成為產業發展的基石

石崇良總結,健保總額從1995年開辦之初的三千億成長至現今的八千億,面對未來人口高齡化和醫療科技快速發展的挑戰,未來健保費用一定還有成長的空間。因此,我們要轉換思維,不再把健保僅僅視為一項支出,而是思考如何使健保成為一種投資;對於民眾而言,這是一種對健康的投資,對我們的產業而言,則是對經濟發展的投資。健保署也願意與各方共同努力,讓臺灣的健保體系更加完善和卓越。